雷曼光电引领超高清LED小间距主流显示向0.9mm进阶

2025-10-28 15:25 来源:环证网 作者:环证网

  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,LED 显示产业正经历一场从“小间距”到“微间距”的结构性变革,超高清、低能耗、强交互的产品需求日益凸显。迪显2025年上半年行业数据显示,P1.1-1.4mm规格的LED小间距产品销售额同比激增34.7%,P1.0mm 以下微间距产品增速也达 12.7%,标志着行业正式突破P1.0mm技术临界点,向P0.9mm及更小间距迈进。在此进程中,雷曼光电(300162.SZ)凭借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能力,成为推动行业进入微间距时代的关键力量,其技术布局与市场动作不仅重塑产业竞争格局,或有望打开千亿级民用市场空间。

  超高清产业化应用提速,微间距成技术必答题

  超高清显示的普及,让点间距成为决定大屏画质的核心指标。据测算,163英寸屏幕要实现4K(3840×2160)分辨率,点间距需达到 0.94mm,若追求8K(7680×4320)超高清效果,点间距更是要降至0.47mm,这一技术要求倒逼行业加速微间距研发。

  目前,雷曼光电已率先实现P0.47mm 产品量产,成为行业内少数具备超高清微间距规模化交付能力的企业。从应用场景看,雷曼的微间距产品正快速向指挥监控、智慧城市、展览展示、商用会议、家庭影院等领域渗透,随着制造成本的下降,未来还有望向更广泛的民用领域渗透。

  突破“冷屏”新技术,定义LED显示行业能效革命新标杆

  全球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标准趋严背景下,能耗已成为政企采购的核心考量因素,传统LED小间距产品300W/㎡的功率消耗,逐渐难以满足绿色低碳需求。雷曼光电推出的高清王冷屏大师(P0.9mm),通过三项核心技术创新,构建起行业能效新基准。其一,雷曼高清王产品采用AI低功耗智显技术,通过智能算法动态调整显示参数,在保证画质的同时实现能耗最优;其二,该产品突破超精准控压技术,为RGB 芯片提供定制化供电方案,较传统技术降低50%功耗的同时,大幅减少热量产生;其三,该产品采用底黑无损直显技术,在提升屏幕黑度与对比度的基础上,实现100%透光率,避免无效能量损耗。

  在上述三重技术的加持下,雷曼高清王系列产品功耗仅为传统产品的一半,屏体温度低于人体体温,不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更解决了会议、教育等近距离场景的热干扰问题,成为绿色显示的典型代表。

  高刷护眼抢占体验高地,双向交互拓展应用边界

  随着LED大屏应用场景向近距离、长时间观看延伸,人眼舒适性成为产品竞争力的关键。雷曼高清王冷屏大师(P0.9mm)从刷新率、光谱、光学结构三大维度入手,打造视觉友好型显示产品。在刷新率方面,雷曼高清王7680Hz高刷技术不仅消除手机、相机拍摄时的扫描线,更通过无闪烁特性减少视觉疲劳,适配长时间会议、监控等场景;在光谱优化上,产品将蓝光芯片波长精准控制在460nm,规避有害短波长蓝光,达到国际最高RG0护眼等级,降低近距离观看对眼睛的伤害;在光学设计上,该产品通过超微结构实现低光泽度雾面哑光效果,在不损失对比度与亮度的前提下,降低80%以上环境光反射,有效解决强光环境下的屏幕炫光问题,进一步提升用户观看体验。

  此外,微间距技术实现的近距离清晰显示,推动LED大屏从“单向信息输出”向“双向智能交互”转型。雷曼高清王冷屏大师(P0.9mm)依托超高像素密度,集成高精度红外触控与AI智能控制两大核心交互技术,重塑人机交互模式。其中,高精度红外触控支持20点同时触控与毫秒级响应,大幅提升白板书写、数据标注等操作的流畅度;AI技术的融入则实现了手势控制、人员追踪与语音操控功能,用户无需借助外接设备,即可通过手势切换画面、通过语音调取资料,显著提升指挥调度、教学培训、商务会议等场景的交互效率,为行业应用注入智能化新动能。

  技术迭代驱动成本下探,打开千亿级民用新增市场

  有业内人士表示,技术迭代与规模化生产的双重驱动,正推动 LED 微间距产品成本持续下降。从市场前景看,随着成本进一步下探,LED微间距产品有望在2026年触及行业普及临界点,P0.9mm以下产品有望迅速落地户内商用、家庭巨幕等新场景,从而催生千亿级新增市场。雷曼光电作为技术领航者,有望凭借产品布局与成本控制能力,在这一轮市场扩容中占据先发优势,并引领整个LED显示产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。

  (本文仅供参考,不构成买卖依据,入市风险自担。)


环证网声明:环证网所发布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与本网无关。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